6月新能源销量榜出炉: 比亚迪一骑绝尘 零跑登顶新势力

  • 2025-07-05 16:57:26
  • 696

7月1日开始,国内车企相继发布6月份的销量/交付数据,同时也交出了2025年上半年的成绩单。整体来看,6月国内车市的整体销量与5月基本持平,但各家的情况有明显分化——

比亚迪依旧是独一档的存在,以超过38万辆的月销量一骑绝尘,不过距离55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还有不少距离;吉利银河在完成品牌整合之后,正在以9万的月销量冲击的年销百万的目标;而在新势力这边,零跑以4.8万辆的成绩登顶,理想与小鹏紧随其后,两者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不造车的华为,仍持续通过鸿蒙智行发挥在汽车领域的影响力。

整体趋势来看,鸿蒙智行(含问界、智界、享界、尊界)、深蓝、零跑、蔚来(含乐道和萤火虫)、小鹏和岚图6月销量环比均有上升,其中鸿蒙智行的环比增幅最大,达到18.7%;深蓝第二,环比增幅达到17 %;而阿维塔、理想、极氪(含领克)则出现下滑,其中阿维塔下滑幅度超过20%,理想汽车下滑11.2%。

上半年的新势力中,零跑、极氪、理想的累计交付规模均超过了20万辆,小鹏也接近这一数字。但从销量目标完成率来看,小鹏表现更为亮眼,不仅半年累计交付超过了去年全年,也成为唯一一家半年度销售目标完成率过半的新势力品牌。另一边,理想、深蓝、蔚来、岚图、阿维塔5个品牌的年度销售目标完成度不足30%。

接下来我们具体来看看各个品牌的表现。

比亚迪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比亚迪,比亚迪6月销量达到382585辆,环比保持稳定,同比则继续增长12%,不过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销量来自比亚迪王朝/海洋、方程豹、腾势、仰望等子品牌的合计。

在具体的细分品牌中,比亚迪王朝/海洋6月销售342737辆、方程豹6月销售18903辆、腾势6月销售15783辆、仰望6月销售205辆。

放眼上半年,比亚迪1月至6月的累计销量达到214.6万辆,同比增长33.04%,不过距离年初定下55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还有不少距离,半年完成率为39.02%。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比亚迪海外销售量超过47万辆,已经超过去年全年,今年比亚迪海外销量目标在80万辆左右,这项任务已经过半。

吉利银河

其次,吉利银河完成品牌整合后,销量势能稳定,6月销量达到90222辆,虽然相较于5月的101845辆有所下降,但是依然能维持在9万的水平,上半年销量已经达到548408辆,只要稳定发挥,今年大概率就能达成百万年销的目标。

极氪

与吉利银河一样,极氪科技集团也完成了品牌整合。领克被纳入极氪科技集团,因此销量出现合力,6月销量达到43012辆,同时也是连续四个月销量突破4万辆。落到细分品牌上,领克6月销量达到26310辆,同比增长8%,半年销量累计达154137辆;极氪6月销量达到16702辆,半年累计销量90740辆,距离32万辆的年销量目标,完成率为28.36%。

鸿蒙智行

在新势力销量榜的第一梯队中,鸿蒙智行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它并不是单一独立的品牌,而是由华为主导的生态联盟,目前在售有与赛力斯合作的问界系列(M5/M7/ M9), 与奇瑞合作的智界系列(S7/R7), 与江淮合作的享界系列(S9)以及与上汽合作的尊界系列(S800),多方合力共同完成了52747辆的月销量,刷新鸿蒙智行单月、单日销量历史新高。这也再次体现了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影响力。

其中,问界系列依旧是鸿蒙智行销量的顶梁柱,数据显示,问界系列6月全系交付4.47万辆,其中问界M9 2025款交付1.37万辆,新款问界M8交付超2.12万辆。

零跑

抛开鸿蒙智行这样特殊的存在,零跑就是6月名副其实的新势力销量第一名。

零跑6月交付量继续走高,6月交付量达到48006台,同比增长138%。其实自今年3月以来,零跑的交付量就持续走高,连续几个月位于造车新势力交付量排行榜前列——3月至5月零跑汽车的交付量分别为37,095辆、41,039辆、45,067辆,同比增长154%、172%、148%。今年上半年,零跑累计交付量已达221664辆。

目前,零跑在售车型有零跑C11、零跑T03、零跑C16、零跑C10、零跑C01、零跑B10、零跑 B01等车型,主打超高性价比。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曾透露,今年零跑汽车2025年销量目标为50万辆至60万辆。按照目前零跑汽车这几个月的交付量走势来看,如果一直保持下去,完成销量目标问题并不大。

理想

作为早期新势力代表“蔚小理”中的一员,理想的销量曾一度攀上高峰,不过近期表现却不太理想。6月,理想交付新车36279辆,同比与环比均出现下滑,理想上半年203938辆的销量本是可圈可点,但从理想给自己设定的年度目标来看,完成率仅有29.13%。

恰逢7月1日刚好是理想汽车成立十周年纪念日,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剧透称,下半年理想高压纯电产品将加速发力,其中理想i8将于7月上市,理想i6将于9月上市,届时公司将实现4款增程电动SUV、1款旗舰MPV和2款高压纯电SUV的产品布局。或许会对理想的销量起到正面刺激作用。

小鹏

同样是“蔚小理”的另一成员,小鹏汽车近期的增势最猛。

6月,小鹏共交付新车34611辆,同比增长224%,连续8个月交付量超3万辆;二季度,小鹏累计交付量创单季度历史新高;上半年累计交付新车197189辆,已经超过2024年全年交付量。小鹏汽车也成为唯一一家“期中考”达标的新势力品牌。

目前小鹏在售车型有G6、X9、G9、P7、P5、MONA M03等6款车型,其中销量主力就是MONA M03、小鹏P7+车型。小鹏MONA M03凭借亲民的价格和丰富的配置赢得市场,今年累计销量已达到72240辆;小鹏P7+在去年11月上市,上市第三个月的销量就已破万。

按照小鹏汽车官方计划,今年还至少推出4款新车,包含2款轿车和2款SUV。其中一款SUV为小鹏汽车首款增程车,代号为G01;小鹏首款L3级算力车型G7也将在7月3日上市。随着新车型的到来,小鹏汽车的销量也有望进一步提升。

深蓝

深蓝汽车6月销量亮眼,当月销量达到29893辆,同比增长79%、环比增加17%。这样的成绩验证了其“技术平权+细分市场精准卡位”策略的有效性,尤其G318以低价高配颠覆硬派越野赛道,若维持G318交付节奏并激活华为智驾标签,有望冲击月销4万+新台阶。

蔚来

最近这段时间,“蔚小理”中最艰难的就是蔚来了,不过好歹开始有所起色。蔚来6月的销量达到24925辆,同比增长17.5%,其中蔚来品牌交付新车14,593台;乐道品牌交付新车6,400台;firefly萤火虫品牌交付新车3,932台。乐道品牌和萤火虫品牌均创今年月交付新高,2025年上半年,蔚来共交付新车114150辆,同比增长30.6%。

近期蔚来销量增长与其子品牌乐道与firefly萤火虫的销量提升不无关系,蔚来CEO李斌此前透露,今年蔚来将推出9款新车,包括第一季度的蔚来ET9,第二季度全新升级的蔚来ET5、ET5T、ES6、EC6以及萤火虫,接下来还有第三季度的乐道L90,以及第四季度的蔚来第三代ES8与乐道L80。随着新车的陆续上市,对蔚来汽车的销量应该也将起到提升作用。

小米

这个梯队里,小米又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其交付明显受制于产能。6月,小米汽车未公布具体交付数据,但表示超过25000辆。同时官方还表示,正在全力以赴抓紧生产,争取早日将车辆交付给用户。今年上半年小米已交付至少15万辆新车,随着产能提升,年销量目标已上调至35万辆。

小米汽车首款车型SU7自上市以来一直供不应求,导致大量订单积压。就在6月26日,小米汽车第二款车型小米YU7也正式上市,售价25.35~32.99万元,而这一次的订单量更是令人咂舌——新车发布3分钟大定超过20万辆,18小时锁单18万辆。按照小米YU7的锁单量来看,小米汽车完成年销量目标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接下来,考验小米汽车的更多还是二期工厂的产能问题。

更重要的是,小米YU7的历史级订单,接下来必定将冲击同级市场的格局,三分钟大定就超过了许多车企一整年的成绩,以至于当晚许多车企都睡不着觉,甚至还有车企领导急得跳脚,在微博上虚空索敌。小米YU7问世之后,其它车企要么继续提高竞品车型的性价比、提高竞争力,要么就只能看着大量潜在客户流向小米YU7。

其它

再来看看剩下品牌的销量:6月,阿维塔销量为10153辆,同比增长117%;岚图汽车销量10053辆,同比增长83%;智己销量6027辆,同比增加0.02%。

其中阿维塔通过华为全栈方案+宁德电池,致力于科技平权,近期的增长也算是吃上了华为赋能的红利;

岚图则主打华为乾崑智驾+鸿蒙座舱,打造豪华新能源体验,稳中有进,高端MPV细分市场统治力稳固,但SUV新品决定增量上限;

智己则急需打造爆款并明确品牌的技术标签。

结语

以上车企持续增长的销售表现符合行业共性特征。根据乘联分会估算,6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约为20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13.4%,环比增长3.2%,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预计可达110万辆,渗透率提升至55%左右。

乘联会的调研结果显示,6月中旬整体车市折扣率约为24.8%,厂商密集加码促销力度以冲击季度、半年度目标,对终端销量构成直接拉动。但这样的行为也为行业健康埋下了隐患,销量繁荣的背后也应该保持警惕。

6月30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6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6.6%,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原因是为了冲击半年度任务目标,“以价换量”现象持续,经销商库存水平被动上升,进一步加剧资金紧张问题。

同样在6月30日,上海市汽车销售行业协会、江苏省工商联汽车销售商会、浙江省汽车流通协会、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联合发布《关于敦请主机厂改善长三角地区汽车经销商经营困境的函》,函中表示当前经销商经营面临库存压力突破警戒线、现金流危机加剧、销量断崖式下滑、成本与考核压力双重承压等多重压力,行业存在目标制定失衡、返利体系畸形、价格体系崩坏、配套服务受创等突出问题,因此强烈敦请各主机厂给予经销商建立产销协同机制、优化返利定价政策、强化风险共担意识、共建行业健康生态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