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设备替换潮, 台积电、三星都坐不住了

  • 2025-09-15 14:48:29
  • 174

美国设备断供,现在每周都要测试国产设备。

这场景放在三年前根本不敢想。

国产设备这波替换潮来得又快又猛。以前求ASML买台DUV光刻机,得排队一整年,现在上海微电子的国产机型6周就能送货上门。

据相关数据显示,换用国产刻蚀机后,不仅设备成本降了三成,连耗材供应周期都从12周缩到4周。更意外的是良率,某车规芯片厂换了国产测试设备后,良率居然涨了3个百分点。以前觉得进口设备靠谱,现在发现国产设备的服务响应速度才是真优势,工程师24小时驻场,有问题半小时就能到现场。

华为麒麟9020芯片的公开,更是给这波替换潮添了把火。拆机报告显示,这颗用中芯国际几个纳米工艺造的芯片,性能比前代提升不少。

要知道,三年前咱们还在14nm工艺,现在不仅能稳定量产了更先进的芯片,这说明国产设备早就不是“能用就行”的水平,已经摸到了国际主流水平的门槛。

最有意思的是三星和台积电的反应明显是坐不住了。

三星西安工厂悄悄测试国产刻蚀机的消息不是秘密,他们生产负责人在行业会上坦言:“美国设备审批越来越严,不用国产设备怕断供。”台积电南京厂已经列出清单,要在年底前替换部分的美国设备,虽然16nm工艺还得靠ASML的DUV光刻机,但清洗、沉积这些环节已经用上了北方华创、拓荆科技的设备。

这些巨头的动作,比任何广告都能说明问题。

很多人觉得这是美国封锁逼出来的,这话没错但不全面。

据媒体报道,合肥芯片设备产业园已经形成了48小时零部件互供圈,70%的核心部件都能国产。就像江苏天岳的碳化硅部件解决了刻蚀机耐高温难题,浙江晶盛机电的单晶炉保证了晶圆质量稳定,这种全链条突破才是真正的底气。

数据最有说服力:2024年国产设备订单暴涨200%,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突破85%,连ASML都开始研究咱们的设备标准了。

这波替换潮的意义,远不止“替代进口”这么简单。以前咱们跟着海外设备的标准跑,现在国产设备靠服务快、成本低、响应灵,走出了自己的路。

台积电南京厂的工程师说得好:“用国产设备不是没办法的办法,而是发现确实能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当三星、台积电都开始主动用国产设备,说明中国芯片产业已经从“追赶者”变成了“规则参与者”。

看着国产设备从“备选”变成“首选”,真切感受到什么叫“越封锁越强大”。这波替换潮不是终点,而是中国芯片产业链自主可控的新起点。当更多工厂挂上国产设备的牌子,当华为这样的企业持续突破,咱们在全球芯片格局中才有真正的话语权。

这大概就是台积电、三星们最紧张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