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手机供应链大洗牌! 中国从61%跌至25%排名第三, 输给印度、越南
- 2025-08-05 19:02:26
- 435
都知道,中国制造的智能手机,畅销全球。尤其中国是苹果iPhone全球最大的代工市场,再加上华米OV等国产手机,中国制造在全球手机供应链中,占据着不可动摇地位。
但Canalys发布了一组数据,全球手机供应链迎来了大洗牌,印度取代中国,超越了越南,成美国智能手机最大供应国,究竟发生了什么?
2025年Q2季度,全球智能手机供应链格局迎来历史性转折,都变了。根据Canalys数据,印度首次超越中国和越南,跃居第一,而中国呢?其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的61%,一下子骤降至25%,只排在了第三名,越南爬到了第二名。这一数据背说明了什么?释放了什么信号?
首先,此次印度份额的跃升,主要得益于苹果的激进产能转移计划。为了可以完成“去中化”,苹果就加速了供应链的转移。自2022年起,苹果便要求富士康、和硕等代工厂加速印度产能建设。
而截至2025年,苹果在印度组装的iPhone占比已从2020年的不足5%提升至近40%,其中iPhone 16系列,有超过50%产自印度富士康工厂。
其次,美国对华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也是这一“洗牌”的核心驱动力,智能手机厂商担心“关税影响”而提前囤货,尤其是苹果iPhone,这也推动了印度、越南份额的提升。
2024年,美国政府将智能手机进口关税从10%上调至15%,并明确表示“非中国产地可豁免”,直接促使苹果将订单转向印度和越南。再加上2025年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影响,也让苹果iPhone再次加快了囤货速度。基于以上原因可知,苹果就是这场大洗牌的幕后推手。
但中国制造真的就这样被取代了吗?没那么容易,苹果供应链转移并非一帆风顺。相较于中国和越南,印度工厂的良品率低了至少10%,以屏幕贴合工艺的不良品率来说,印度制造大约控制在8%左右,但中国制造可以控制在2%以内,这个差距就很大了,所以印度制造也给苹果带来了更大的成本压力。而且关键零部件仍需从中国进口),再加上基础设施滞后,印度制造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当然了,中国制造也遇到了困境,中国份额的断崖式下跌,暴露出两个深层危机:
第一个危机:成本优势逐渐被瓦解
很多人对于中国制造都还存在刻板印象,人工成本低。但事实上,现在中国的人工成本并不低,甚至可以说比印度和越南都高不少,大约是3-4倍了。再加上印度还提供了PLI激励计划,简单来说就是,在印度生产一部iPhone,就可以补贴售价的6%,就算印度制造的良品率低了,但可以在其他方面补贴多出的成本,苹果也是讨好的一方。
第二个危机就是:产业链控制力变弱了
虽然中国在智能手机关键零部件方面的供应还占有60%的份额,但组装缓解的呼吁权却弱化了,有数据显示,郑州富士康工厂,其iPhone产线工人数量已从2022年的30万缩减至2025年的12万。
更严峻的是,苹果的示范效应正在扩散。三星早在2019年就关闭了最后一家中国手机工厂,如今戴尔、惠普等PC厂商也计划将50%产能迁出中国。这种“链式反应”可能导致中国电子制造业陷入困境。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制造还能破局吗?答案是肯定的。每一次的行业洗牌,都需要随机应变,除了要加速智能制造的升级外,还得向上游突围,比如加大CMOS传感器、射频芯片等核心元器件研发,长江存储已成功打入苹果NAND闪备供应链,其他企业也要加油。
印度供应链的崛起,对于中国而言,或许并非灾难,但能否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中构建新优势,将决定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最终位置。苹果的转身,敲响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警钟,更是整个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号角,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未来3-5年是关键!
- 上一篇:黄杨钿甜删除多条内容
- 下一篇:推动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