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闪购业务成为电商的必争之地

  • 2025-07-16 19:24:53
  • 664

当外卖大战的补贴再次刷屏,别只盯着几块钱红包——巨头们抢的是“30分钟满足一切冲动需求”的新入口。本文把镜头拉回人性:从打火机到iPhone,一旦人类尝过即时零售的甜,就再难忍受次日达的煎熬。

相信最近大家外卖都吃的爽吧,继京东入局外卖后,淘宝和美团都相继下场,狂撒各种补贴营销。

大家一定很好奇,为什么外卖这样成熟的行业还能促使大厂回归补贴打法。按东哥的说法,是想要做民生行业的变革者。

我相信东哥有这样的价值观,但任何商业战的本质,一定是利益的纷争。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是当下这个节点,京东要强势入局,外卖行业本身也存在好几年了,而在京东高调入局后,是淘宝和美团的快步跟进。

1.人类存在但未被完全满足的需求促使供给侧不断变革

拿用户的交易需求作为需求侧,所有供货的卖家则都可称为供给侧。传统电商没有问世之前,超市商场作为主要交易场景满足了我们日常稳定、集中的购物需求,但当我们有临时、零碎的购物需求,我们通常会以小卖部、便利店作为我们的补充场景。

电商问世后,我们日常最稳定、集中的购物需求发生转移,几乎所有品类的商品只需几日的时间就能送到你的手上。

交易需求被满足之后,我们又希望进一步缩短收货时间,进而电商又给予了一系列次日达服务,尤其是在一些特殊品类上。

而在临时、零碎的购物需求场景也就是即时零售,几乎都被最先入局的美团所承接。日常生活中,想要买个火机,或者遇到突发情况要买数据线、便服等,我们优先想到的不是电商购物,因为即使是次日达也解决不了我当下的需求。

一旦我们享受到30分钟到1个小时的即时服务,用户是很难忍受付出几日时间等待收货的成本。我为什么还要像以前一样做集中的采购囤货行为,我的需求本身就不存在集中采购,是人性的懒惰或者外部资源的匮乏导致我有了这样的行为。

所以闪购本身就是一种为了满足人类未被完全满足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电商模式,那么京东和淘宝就有了不得不入局的理由。

2.品类运营,是即时零售的核心价值

即时零售的核心本质其实并不在零售,而在于品类,为什么叮咚买菜存在这么多年,一直不会成为各大电商下场博弈的理由,关键还是在于品类。

当美团闪购把手机家电、美妆个护、潮流服饰、母婴用品等都纳入范围后,各大电商平台才感受到了威胁。

除自建仓外,许多品牌商早已入驻闪购平台成为供货商,这也是美团闪购造就日均订单9000万的基石所在,淘宝作为老牌电商,唯一的弱势在于用户心智,借助这次外卖高频场景改变用户行为认知,淘宝闪购照样还是会有一席之地。

京东作为3C数码起家,泛品类的运营一样成为不了核心优势,找准特色品类,待补贴大战之后,用户才不至于大规模的流失。

近日,也有传闻说拼多多也在准备入局闪购,核心特色还是在于低价便宜,配送运力也并不打算自建而是和三方合作,以低价和轻资产的模式入局。

可能又会有人说,国内大厂都在图老百姓口袋里的三瓜两枣,国外企业都在做高科技相关的行业,国家能进步吗。但我认为,只要是非内卷式的良性竞争,每一次变革都不会白费,就像是把这句话放到十几二十年前的互联网初期,你问问他们做这些事有意义吗是一个道理。

但我同样也有困惑,所有人类更快、更好的需求就一定要满足吗?即时零售后我们会不会又有新的诉求,而这种诉求到底是不是正确的。

点外卖的人是爽了,但送外卖的小哥却是连续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你不要和我说那是他自愿或者他能赚更多钱。

机制的运转之下,是很多普通人不得不牺牲的付出,站在全人类的角度,我很难将这种变革单纯定义为好的发展。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