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的相关方都有谁?

  • 2025-07-22 00:19:38
  • 908

一、相关方的概念

1、相关方的概念

相关方是指可影响决策或活动,被决策或活动所影响,或自认为被决策或活动所影响的个人或组织。示例:顾客、所有者、组织内的员工、供方、银行、监管者、协会、合作伙伴以及包括竞争对手。

2、为什么要有相关方的概念?

相关方的概念扩展了仅关注顾客的观点,而考虑所有的有关的相关方是至关重要的。

顾客是组织的重要相关方,但识别组织的其他相关方,以及相关方的要求,对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组织对相关方的关注不能仅仅聚焦于顾客,还要考虑所有与组织有利益关系的有关的相关方的要求。

二、识别相关方的作用

1、识别相关方是理解组织环境的过程的组成部分和活动。若有关的相关方需求和期望未能满足,将对组织的持续发展产生重大风险。

2、组织应界定将哪些结果必须传递给那些与组织利益有关的相关方,以减少风险。

3、组织的成功,有赖于获取、赢得和保持有关的相关方的支持。组织应吸引、留住并保持与其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获得他们的支持,并依靠他们获得成功。

三、相关的分类:

(一)内部:

1、员工:下一道工序就是顾客。

2、股东。

3、总部或子公司。

(二)外部:

1、顾客:顾客是上帝。

2、投资方。

3、供方(供应商)。

4、银行。

5、社会各界。

6、政府各部门。

7、社区(村委)。

四、例题:

1、任何更改的影响,包括由所引起的更改,都应进行评估。

A.组织

B.顾客

C.供应商

D.相关方

答案解析:ABC

2、内部的相关方都有哪些呀?(3个以上)

我理解的是:顾客、供方、银行、员工等。

内部:员工,股东、子公司

外部:客户,供应商、政府、社区邻居、竞争者等

3、参见IATF标准8.5.6.1条款,更改的控制

更改的影响来自组织内部、顾客、供应商。选项D中的相关方范围过大,例如,竞争对手也是相关方,但是竞争对手提出的更改要求我们是不会进行评估的。

4、相关方清单,相关方需求分析。

5、客户分为两种:外部客户与内部客户。

外部客户是企业工作的中心,在工作中必须时刻为顾客着想,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内部客户就是员工,人力资源管理要以支持公司业务发展为主要任务,为内部客户提供完善细致的服务。

方法一:讲究各项工作的标准化和效率。

方法二: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五、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1、股东:投资少,收益高,时间短,质量合格。

2、经营者:追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包括物质方面的货币收入和职务消费,以及精神方面的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和社会地位。

3、职工:工作保障;合理待遇;安全的工作环境;日益改善的福利:工作上的升迁与成长。

4、供应商:及时付款,规格明确,从订货到发货的时间充裕,有较高的利润率,最低限度的非标准件使用量,质量要求合理。

5、顾客:物超所值、价格合理;:安全可靠的产品与服务:诚实的商品信息以及周到的售后服务。

6、债权人:企业的债息收入、公司运营情况,以及通货膨胀和对其的法律保障。

7、竞争者: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竞争强度、产业情报、产品创新、营销手法等。

8、政府:税收来源、财政平衡、共同建设进度、预算效率、良好的经营环境。

9、社会:企业的公共设施的安全、公害污染、社区安全、就业机会、与企业文化融合、社会正义等其他一系列问题。

10、金融机构:贷款安全,按预定日期支付,项目能提供较高的回报,按期清偿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