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数智驱动的运营模式变革
- 2025-07-26 19:12:38
- 902
中国联通山东青岛分公司积极落实集团融合创新战略,聚焦全面数字化转型,通过数智工具及平台创新,切实提升数字化支撑赋能实践能力,针对客诉工单分单繁琐、处理链条长、效率较低等痛点,青岛联通青年数智团队积极借力AI技术,通过流程优化、平台管控、RPA数字员工协作,助力一线客户服务智慧运营,实现提质增效新发展。
流程再造
实现一体化自动处理
传统的客诉工单处理对客服分单人员专业水平及责任心有强依赖,专职分单人员每日导入当日在岗处理人员清单,结合在岗员工当天工作班次、工单处理能力,根据工单渠道来源按规则手动分配给在岗处理人员。工单处理全程人工判断,且全天工作无停顿,需随时跟进工单变化情况,并做好工单超时管控、人力协调,对专职分单人员有较高要求。由于工单渠道来源细分较多、时限要求严格、人员处理水平差异等原因,导致人工分单存在工单分配不合理、工单再分配步骤繁琐且效率较低、工单处理不及时等问题。
青岛联通引入AI+RPA数字员工建立客诉处理平台,系统实时查询相关处理人员信息,包括工号、今日处理时段、今日处理工单上限、可处理工单类型等信息,结合客服接单系统,自动根据类别对申诉组工单、重大投诉班工单、普通省内工单等依次进行筛选和分单处理。
通过“AI+RPA”双轮驱动,改变了传统的“人工分单—再分配—人工处理”的断点流程,实现端到端自动化,降低人工运营成本,提高客诉处理时效和工单处理的准确性,提高客户满意度。
智能分单引擎
实现动态资源调度
系统基于多维度特征融合的聚类分析,通过历史工单处理数据,提取处理时效、工单类型偏好、时段活跃度等标签,结合K-means++聚类算法自动划分“专家型”“全能型”“专项型”三类处理人员,构建处理人员动态能力画像,设置处理人员能力标签,如工单类型偏好、处理时效等,提升自动化分配精准度。
通过RPA数字员工实现系统操作自动化,结合AI算法优化分配规则,根据实时在岗状态、处理阈值与工单积压量等动态生成分配策略,基于工单类别、人员状态、处理阈值,以工单处理时效、人员负载均衡为奖励函数,动态生成分配策略,输出“立即分派”“暂存队列”“转专家池”三类决策指令,突破传统规则的静态限制,提高系统智能化水平。
数据价值挖掘
实现双重收益提升
通过智能分单平台,客诉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率实现双提升。系统分单自动化率达到95%,对客诉工单处理响应速度提升50%以上;通过人员画像匹配,工单错派率下降90%,日均自动分配工单量达2000余条,通过自动化系统替代客服专职分单人员2人/天工作量,替代人员已转入高价值分析、运营工作岗位,同时减少因人工分单错误导致的二次派单处理成本及时间成本,估算年节约成本近30万元。随着工单处理时长缩短,问题闭环率提升25%,客户满意度持续提升。
客服智能分单平台通过全系统全流程数据,实现详细工单数据细化、分项汇总分析,为优化客户服务运营提供了扎实的数据支撑,如人员排班优化、客诉重点打标等,为客服运营优化提供决策支持,实现提升用户感知及用户价值运营的双重收益,真正将客诉数据转化为增长动能。
接下来,青岛联通青年数智团队将进一步加快建设“客诉处理实时监控看板”大屏,实现AI赋能的运营指挥舱。从“事后分析”升级为“事前预判”,提升运营决策响应速度。建立时空预测模型,预测如未来1小时各渠道工单积压趋势等;开发异常检测功能,自动标记处理时效异常,如工单滞留超30分钟,并触发告警;通过三维热力图,展示渠道/工单类型/处理人员三维视角下的负载分布,进一步提高客诉工单处理的智能化水平。为客户服务常态化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助力高质量高价值发展转型。
- 上一篇:东极岛没认出这是吴磊
- 下一篇:樊振东林诗栋